豫園(門票40元人民幣)
沒有進去,我看到老街特別喜愛~所以我選擇到老街看看。
一走入老街看到古色古香,我看傻眼了!雖然人潮多,但是趕不走我想逛的慾望。
南祥饅頭店生意真好!賣的是湯包,好想吃..礙於時間有限我不排隊了
在這喝星巴克心情都不一樣,旁邊是上海五香豆腐店,可以在那買名產,但是豆干還是沒有台灣好吃。
在這老街廣場看到世博中國館的訊息!
指標非常清楚~走到那都有像這樣的指標,讓你去那都不會迷路…
逛完先找個餐館~來吃蟹黃大湯包(我忘記是那一家)20元人民幣
那邊餐館都有大湯包,挑起我的食慾…決定隨便找家餐館。
老城隍廟(門票10元人民幣)
上海立縣之前,在鎮西約6里處的淡井裡,有一座華亭城隍行殿,俗稱淡井廟。建縣後經過一百五十餘年,明永樂年間(1403—1424)才將方洪北岸原金山神廟加以擴充,改為上海縣城隍廟。相傳,城隍是道家保護城池的神,同時也庇佑著市民,城隍廟是地方神的祭祀之地,城隍神則多為生前有惠於民的清官良吏,以期其歿後也能為民“禦大災、捍大患”。上海城隍廟其前身原為金山神主、西漢大司馬霍光神祠,故今廟內前殿仍由霍光坐鎮,後殿供奉上海城隍神秦裕伯,民間俗稱“一廟二城隍”,國內罕見。
秦裕伯是宋代龍圖閣學士、蘇(軾)門弟子、北宋名士詞人秦觀(少游)第七代孫,明太祖朱元璋以“生不為我臣,死當衛吾土”為由,封其為上海縣城隍神,受百姓尊奉至今。
霍光為西漢武帝、昭帝、宣帝三朝重臣,身居大司馬、大將軍高位,封博陸侯,對當時政局的穩定起過重要作用。三國時,吳王孫皓為鎮海潮以護百姓,特在金山為其建廟(祠),奉為金山神主。後於元末隨遷至城內方浜北岸現址,延續至今。
試觀城隍廟的神務活動,當道士建道場“超度亡魂”,要發文書(即城隍牒)知照城隍,所以說,城隍廟是中國鬼文化的崇高殿堂。在道教各類齋醮結束時的“闢神”儀式中,道士還要發“回牒”給城隍,表示齋事完滿。
上面掛滿像平安符一樣,看過去好特別。
我覺得應該是像台灣點光明燈,旁邊也有人收費之類。
官網http://www.yuyuantm.com.cn/yuyuan/cn/index/
交通方式:
上海地鐵豫園站步行3分鐘